严重的雾霾再次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向风口浪尖。同时,治理PM2.5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推进燃煤电厂除尘改造1.8亿千瓦。这意味着颗粒物减排将成为未来3至5年内环保的重中之重,预计除尘市场将充分受益于排放标准进一步提升、涉及行业扩容、达标时限收紧等因素,迎来快速成长期。
“根据对相关资料的统计和推算,截至2013年4月,我国火电装机容量达8.3亿千瓦,但仍有约4亿千瓦燃煤机组的除尘器需要进行升级改造,折算成60万千瓦机组,数量约为700余台套。”菲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舒英钢如是说,根据测算,未来5年间除尘改造市场规模将达到700亿元~1200亿元左右。
湿式电除尘技术受青睐
2012年开始实施的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火电厂今年7月1日起实施新的烟尘排放限值标准,将烟尘排放限值降低至30毫克∕立方米,而去年2月27日环保部发布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14号公告,要求 47个重点城市实施20毫克每立方米的烟尘排放限值,对烟尘排放浓度不能稳定达标的燃煤机组进行高效除尘改造。
“截至2011年底,约有94%的机组需要进行除尘改造,这还是按照机组规模进行计算的,由于众多小电厂、小机组的存在,如果按照机组数量计算,比例可能更高。”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副院长朱法华介绍说。
一方面是火电厂除尘改造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压力大,另一方面是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三种除尘技术路线各有利弊,令众多火电企业在选择技术路线时犹豫不决。
2013年12月26日,中电联印发《燃煤电厂除尘技术路线指导意见》。该《意见》深入地分析了各种除尘技术的适用性、优缺点和经济性,并提出了五条通用性意见。其中,具有前瞻性的主张是将除尘改造和脱硫、脱硝等环保技术工艺统筹考虑,提出“根据烟尘排放标准并考虑湿法脱硫的综合除尘效果,确定合理的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浓度”。
但同时《意见》也明确指出,在场地允许的条件下,当要求烟尘排放浓度低于特别排放限值;或对多种污染物排放均有较高要求;或除尘器改造难度大、费用高;或湿法脱硫后烟尘浓度增加导致排放超标,且湿法脱硫系统改造难度大,难以实现烟尘稳定达标排放的机组,可考虑采用湿式电除尘技术,湿式电除尘技术受到普遍关注。
除尘补贴犹如及时雨
去年8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与环保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对外发布,提高脱硝电价补贴标准的同时,对采用新技术进行除尘设施改造、烟尘排放浓度低于30毫克/立方米(重点地区低于20毫克/立方米),并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的燃煤发电企业除尘成本予以适当支持,电价补偿标准为0.2分/千瓦时。
“不考虑初始投资、财务成本等方面的问题,0.2分/千瓦时的除尘电价能满足绝大部分电厂的运行费用。机组规模越大,单位时间内发电越多,得到的补贴也就越多。”朱法华说,国家对燃煤发电企业建设和运行减排设施所产生的费用给予电价补偿,将充分调动燃煤发电企业加快环保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为发电企业除尘设备升级改造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舒英钢算了一笔账:以一台60万千瓦燃煤机组为例,年均发电负荷以75%计算,年利用时间按7000小时计算,则年发电总量为31.5亿千瓦时,年除尘电价补偿将达到630万元。这一措施在激励电厂减排的同时,也将推动除尘行业的发展。同时,将激励除尘企业技术创新,调动除尘企业进行新技术推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事实上,无论是脱硫脱硝还是除尘改造,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时间紧、任务重。目前的环保市场需求太大,一些环保企业满负荷运行也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行业中良莠不齐的企业便会趁机而入,导致质量无法保证。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除尘技术可以满足最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但如此庞大数量的除尘设备需要在一年时间内全部升级改造完毕,而拥有强大的设计、制造及安装能力的企业并不是很多,这将是最大的一个难点。